2008年7月24日 星期四

遠見.TVBS高峰論壇 創意城市,前進新東京-3

提出設計與未來生活的關係 5月7日,參訪團首先參觀了三個安藤忠雄在東京的重要作品。首先是三宅一生基金會所經營的21_21設計館。一樣的清水模建築,運用設計了25塊兩公尺長、連接成50公尺的設計公司一整塊鐵板,創造出皺折的感覺,遠看像一個三角型,正是取三宅一生「一塊布」的設計理念。 21_21設計館內的展覽也十分前衛,不斷提出CIS設計設計與未來生活的關係。例如目前的展覽就是生態與環境,11組藝術家用再生、廢棄材料與LED等節能素材,設計出一個個藝術品,包括用再生紙平面設計做出高麗菜形狀的椅子等。 2〉澀谷地下鐵宇包裝設計宙船造型,像地下設計的巨蛋安藤忠雄建築師事務所甚至帶領台灣貴賓們參觀了還在施工中的澀谷地下鐵。這個建案從施工以來就引設計起當地輿論許多討論,因為安藤在500公尺長的地底下,不但強調讓光線、品牌設計空氣的流動,還設計出像「地下宇宙船」的造型,建築透視圖看起網頁設計來,也很像是地底下的巨蛋。儘管有不少專家覺得,「這只是噱頭,根本做不出完整的蛋,到最後只能剩設計下蛋頭。」但也有團設計公司員認為,安藤很厲害,「儘管在地底下,還要挖出個造型地標,這也是很大白蟻的創新,有了造型就會有話題,開幕後一定又會造成轟動與影響。」實現垂直城市,造文化都心除了參觀安藤除蟲的建築,關鍵字參訪團也來到掀起日本近年城市再造風的起源地:六本木之丘。當天拉刀負責簡報的森株式會社廣報室副室長安田達雄解釋,在六本木之丘規劃前,公司曾進行過一個調查,發覺東京與紐約最大的不同,便是在於城市的生活吸引力與人性搬家化等層面。
調查顯示,東京精華區和曼哈頓的面積都是6000公頃,白天有300萬工作人口,但到了晚上,紐約還有150萬人住搬家公司在都市,東京卻只剩下60萬人,東京的夜晚沒有生命力,大家都跑回郊外。這份調查令森建設相當震驚,決定為東京打造一個新的「文化都心」,也在此實現「垂直城市」概念。垂直城市的概念,在當時是相當具革命性的。森建設將原本散居三公頃的400多戶(後有100戶遷走),一口氣集中到50層的森大樓中。「雖然看起來很理所當然,但必須將這麼多零散的土地、建物加以整合,才能做出這種高塔建築,」安田達雄透露,「而且日本政府是很保守的,對這種沒有前例的案子,讓我們在溝通上花了很多功夫。」綠化環保,年4900萬人參觀但是開幕第一年,六本木之丘就吸引了4900萬人次參觀人潮,這五年來,平均每年都能吸引近4000萬人次。
此外,六本木之丘推動的屋頂綠化工程,不僅符合環保潮流,從熱感應空照圖上還可發覺,這一帶的平均溫度,明顯低於東京其他區塊。安田達雄最後比較森建設底下兩個建案的成果,「22年前我們完成的ARKHills,當初有80%的居民因為反對開發案,而決定遷走,但六本木之丘最後卻有80%的人,決定留下來。」當天也親自出面接待的森株式會社專務取締役森浩生笑說,雖然這幾年東京陸續出現知名建案,「也許大家會覺得,六本木之丘是不是失去光采了,但我們還是非常地活躍、而且非常健康地存在著。」不久之後,森建設在上海興建五年的「上海環球金融大樓」,也將隆重開幕,屆時又將在亞洲增加又一棟的指標性話題建築。

沒有留言: